農作物產量高低在于肥,熟知各種肥料的特性與用法,對于農作物增產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,下面就向大家介紹幾種常用化肥的特性與施用方法:
1.碳銨—弱堿性,可做基肥和追肥、不能作種肥,施用時應深施或覆土10厘米左右,不可與硝酸銨、過磷酸鈣混合。 2 .尿素—中性,適用于各類土壤和各種作物,宜作基肥、追肥,不能作種肥。
3.過磷酸鈣—弱酸性,可做基肥、種肥和追肥,它適用于中性或酸性土壤,一般應配合有機肥料施用,追肥以其濾出液根外噴施。
4.硝酸銨—弱酸性,可作追肥,不能作基肥、種肥。早春作物不宜施用,不可與有機肥料混合堆、漚制;施于水田因反硝化作用而效果差,常用于旱地作物。
5.氯化銨—生理酸性肥料,可用作基肥、追肥,不能作種肥。適用于石灰性土壤或部分酸性土,但不宜施在鹽堿土壤和煙草、葡萄、馬鈴薯等忌氯作物上。
6.氮磷鉀復合肥—宜作基肥和早期追肥。
7.鈣鎂磷肥—弱堿性,可作基肥,一般不宜作追肥施用,適用于酸性土壤。
8.硫酸鉀—生理酸性肥料,作基肥、追肥均可,硫酸鉀適用于各類作物,尤其是忌氯喜鉀作物,施用時應適當集中。 9.磷酸二氫鉀—目前多用于浸種和跟外追肥,效果都很好。
10.氯化鉀—生理酸性肥料,宜作基肥,在酸性土壤上施用,應配合施用有機肥料,鹽堿地不宜施用,忌氯作物也不宜施用。
11.氮磷復合肥如磷酸銨—適用于各種土壤和各種作物,宜作基肥,若作追肥宜早施,作種肥時,不能與種子直接接觸。